據印度汽車輪胎制造商協會統(tǒng)計,2012-2013財政年度,印度輪胎行業(yè)營業(yè)額約80億美元,產量達到1.23億條,進出口總量超過1700萬條,名列全球輪胎生產前五名。
跨國公司看好印度
“近些年來,印度輪胎業(yè)發(fā)展迅速,現在大大小小有39家輪胎公司、60家工廠。國際著名輪胎企業(yè)米其林、普利司通等紛紛落戶印度,橫濱的工廠也將在2014年9月開始在印投產。”
在2014年中國橡膠年會上,印度汽車輪胎制造商協會秘書長拉吉夫·布赫拉賈(Rajiv Budhraja)介紹說。
據悉,2010年至今,印度貨車和公共汽車輪胎的產量年均增長率僅有3%,幾乎沒有太大增長;但輕型商用車輪胎的產量增長較快,特別是2012-2013 財年,其增幅高達23%;轎車輪胎也有較大的增幅,但相對于其他車型,轎車輪胎的增長率不穩(wěn)定;2012-2013財年,三輪車輪胎和牽引車后胎的產量都 出現了下滑。
出口僅占10%以下
此次會上,印度代表表示,目前印度的輪胎行業(yè)也面臨著一些問題,如下游需求有很大不確定性,產能利用不充分,產品結構和質量存在問題等等。
布赫拉賈對印度與中國輪胎產業(yè)進行了對比。他表示,中國和印度在輪胎生產領域都是后來者,在產能布局方面,輪胎產業(yè)是在過去20多年中,才逐漸從西方世界轉移到亞洲地區(qū)。而且,中國和印度都是從傳統(tǒng)的輪胎產品,逐漸轉化到子午化產品市場中。
布赫拉賈還表示,輪胎制造的規(guī)模與基礎設施有關。印度的基礎設施都在改進,輪胎生產的規(guī)模也在增加。由于國際經濟環(huán)境的不確定性,印度輪胎出口目前僅占總產量的8%-10%,相對來說更依賴國內市場。
“總體來看,印度國內市場還是不錯的。”他如是說。